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【官網(wǎng)】
巖白菜
(《分類草藥性》)
【異名】呆白菜、矮白菜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巖壁菜(《中國藥植志》)
【來源】為虎耳草科植物巖白菜、厚葉巖白菜及苦苣苔科植物厚葉旋蒴苣苔等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①巖白菜
多年生常綠草本,高達30厘米。根莖粗而長,紫紅色,節(jié)間短。葉基生,肉質(zhì)而厚,倒卵形或長橢圓形,長7.5~16厘米,寬3.5~10厘米,先端鈍圓,基部楔形,全緣或有細齒,上面紅綠色有光澤,下面談綠色;葉柄長2~8厘米,基部擴大成鞘狀?;ㄇo長約25厘米左右,帶紅色,蝎尾狀聚傘花序;花梗有褐色綿毛:花萼鐘狀,先端5裂;裂片長橢圓形,花瓣5,白色,寬闊卵形;雄蕊10;雌蕊由2心皮組成,離生,花柱長,柱頭頭狀,2淺裂。蒴果;種子多數(shù)。花期3~4月。果期5月。
多生于高山陰濕石縫中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本植物的根莖(巖菖蒲)亦供藥用。另詳專條。
②厚葉巖白菜
多年生草本,和上種近似。高20~60厘米。葉近基部互生,厚革質(zhì),長卵圓形或正圓形,長3~35厘米,寬2.5~30厘米,邊緣具粗淺不等的圓齒或近全緣。花瓣淡紅色,圓形;雄蕊10~12。
生于懸崖潮濕石縫中。分布新疆等地。
③厚葉旋蒴苣苔
多年生常綠草本。無莖。葉無柄;厚紙質(zhì);矩狀匙形,長達17厘米,邊緣微鋸齒,上面綠色,光滑,葉脈不明顯,下面密被類似白色或灰黃色糠秕樣絨毛。花莖枝有鐓毛,柔軟,中空;聚傘花序,頂生,稀疏;花萼片5,卵形;子房無柄,線形。蒴果踐形,果瓣2片,旋卷。花期5~6月。果期夏季。
生于山野巖石邊。分布云南、貴州、四川、湖北。
【采集】5~6月采全草,曬干備用。
【藥材】巖白菜干燥全草長25~30厘米。根莖粗直,圓柱形,長約10厘米,粗1~1.5厘米,外表粗糙,有大型的環(huán)節(jié)狀紋理,根皮棕褐色,多成片脫落。質(zhì)脆,斷面內(nèi)心棕紅色。葉片大,長橢圓形,厚實無毛,枯綠黃色,背面色淡,微帶粉紅;葉柄粉紅色,易破碎。以片大、根莖粗壯為佳。
產(chǎn)于四川。
【化學成分】巖白菜全草含巖白菜素等香豆精類。厚葉巖白菜的成分見藥理作用項。
【藥理作用】厚葉巖白菜根含熊果酚甙,故有抗菌、消炎作用;含鞣質(zhì),故有收斂作用,可用于消化道非感染性炎癥,亦有用于子宮頸糜爛者。
又有報道含總鞣質(zhì)19.4%。其浸劑在試管中1:320~480濃度能抑制痢疾桿菌。還含維生素P樣物質(zhì)。水提取物給大鼠長期口服,可增加毛細血管抵抗力;很大劑量長期口服也不出現(xiàn)毒性反應,既不影響大鼠的全身狀態(tài),也不引起消化道或?qū)嵸|(zhì)性器官的病理改變。
【炮制】揀凈雜質(zhì),洗凈,切碎曬干。
【性味】《四川中藥志》:"性平,味甘,無毒。"
【歸經(jīng)】《四川中藥志》:"入肝、脾二經(jīng)。"
【功用主治】治虛弱頭暈,勞傷咳嗽,吐血,咯血,淋濁,白帶,腫毒。
①《植物名實圖考》:"治吐血。"
②《分類草藥性》:"化痰止咳。治一切內(nèi)傷吐血,氣喘,淋癥。"
③《峨嵋藥植》:"治頭暈虛弱,為治癆要藥。"
④《四川中藥志》:"滋補強壯,止血,止咳。治肝脾虛弱,勞傷吐血,內(nèi)傷咯血,肺病咳喘,婦女白帶及男子淋濁;外敷無名腫毒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鮮者2~4兩。
【宜忌】《四川中藥志》:"虛弱人有外感發(fā)熱者慎用。"
西安附兒中醫(yī)醫(yī)院“兒童發(fā)育行為疾病&生長發(fā)育疾病名醫(yī)..[詳細]